去年4月,我们第一次瞥见了宇宙中不可见的黑洞,看着这个位于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被一个明亮环岛包围,像一个甜甜圈,然而那张照片中,我们只知道环的直径,不清楚环的“厚度”和更详细的子结构。现在科学家发布了新的计算结果,表明光环由一系列子环组成,看起来就像电影画面。
黑洞物理学是门美丽的学科,它由深厚而强大的理论构成,但相对地它也成为一门实验科学,科学家通过验证观测黑洞的数据来巩固理论。
每个星系中心都存在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天文学家过去通过分析星系中心周围恒星、气体的运动速度来推论黑洞性质,直到2019年4月10日,事件视界望远镜(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团队宣布,人类首度“直接”拍下距地球5,500万光年远的超大质量黑洞身影,该黑洞质量约太阳的65亿倍,提供迄今为止超大质量黑洞存在的最有力证据。
不过有个小问题,事件视界望远镜拍下的光环明亮但无法分辨结构。光由称为光子的粒子组成,当光因黑洞的引力而弯曲时,会形成所谓的光子环(photon ring),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测,光环应由无限个相似的薄光子环组成,这些子环基于光子围绕黑洞形成的轨道数而定。
现在,一组天文团队发布新的计算结果,预测了在黑洞极端引力下弯曲的光会呈现惊人而复杂的子结构。研究人员解释,每个光子环的直径都差不多,只是变得越来越尖锐,因为光在到达观察者之前已绕黑洞很多圈,去年EHT发布的图像中,我们瞥见的只是综合在一起的光子环。
光环的构成。
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系列子环就像电影画面留下可见宇宙的历史,光子环本质上是围绕黑洞运动的“指纹”,藏有黑洞质量、形状和旋转信息的关键细节。
图像再怎么完美,也难以通过肉眼发现无数光子环结构,但对干涉仪望远镜数组来说,光子环却会呈现强而清晰的信号,只要现有事件视界虚拟州际望远镜中再加入一个太空望远镜,就足以进行精确测量。
新论文发布在《科学前缘》(Science Advances)期刊。
(图片来源: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