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埋场中的太阳能板会伤害人体健康吗?IEA研究:不会

处理废弃太阳能板的最佳方法当然是进入回收再利用流程,进而提升再利用技术与再生料产品高值化,不过在相关机制尚未创建之前,这些旧太阳能板多是堆积保存或是进入垃圾掩埋场,这些废弃太阳能板的污染物会危及人体健康吗?国际能源局(IEA)研究指出,并不会。

根据外媒报道,IEA今年将发布有关永续研究Task 12的最新结果。Task 12负责人兼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资深科学家Garvin Heath透露,团队研究指出,垃圾填埋场中的太阳能板不太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那他们是怎么研究的呢?IEA的垃圾掩埋场研究情景为缺乏渗滤隔离层(unlined landfill)、垃圾又出水的最坏状况。其中收集与处理垃圾渗出水是掩埋场环境管理重点,避免那些高浓度的有机物质、氨氮、无机盐类及微量重金属,渗漏到地下水或是邻近土壤,造成环境污染,虽然说太阳能电池已经由黏着剂封装,不会出现自行溶解或是渗出液体状况,但仍会有疑虑。

他们观察晶体硅、碲化镉(CdTe)和硒化铜铟镓(CIGS)太阳能中的铅、镉和硒等主要污染物,在这种情形下是否会大量污染环境,Heath指出,最糟的场景下,污染量都没有超过健康筛检阈值,也就是说风险没有那么大,不需要进行更详细的健康风险评估。

不过IEA还没发布这项研究,也没有透露更详细的研究过程与结果,再加上太阳能板中,有疑虑的环境污染物质也不只这些,但有鉴于现在许多垃圾掩埋场都有做好渗滤隔离处理,最糟情况或许也不会出现。

IEA这项研究也不是要鼓励大家都把太阳能板送进垃圾掩埋场,只是想知道太阳能板最糟处里所造成的结果。根据太阳能回收厂商Recycle PV Solar 2018年的报道,美国有90%太阳能板最后都进入垃圾掩埋场。

目前欧洲太阳能回收处理机制最完善,欧洲太阳能板回收的比率已高达97%。像是欧洲、日本等太阳能发展较早,有足够的废弃面板来支持回收链,已有完善的回收再利用体制,像是欧盟2007年就已成立专门回收的PV Cycle,会员包括太阳光电企业与废弃物处理企业等,并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和废弃物持有者提供集体和量身订做的废物管理和法律合规服务。

台湾怎么处理废弃太阳能板?

而台湾虽然还没有创建太阳能回收链,但也不是一盘散沙,主要采用集中贮存处理,根据行政院环保局推测估计,太阳能板生命周期为20年,每年约有因风灾产生0.5%损坏量,预估2023年废弃物数量约1万吨、2035年起每年将超过10万吨。

现阶段主要由经济部能源局代征费用,先行保管,根据2019年2月1日制定的“中华民国一百零八年度再生能源电能批量购买费率及其计算公式”,已经纳入太阳能板回收费用1,000元/ KW,用来创建回收机制,同年12月31日公告制定“中华民国一百零九年度再生能源电能批量购买费率及其计算公式”,模块回收费用为每度新台币0.0656元。

若人们或装设太阳能板要处理废弃太阳能板,就得去“废太阳能板回收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登记废光电板排出信息,包含模块序号、形式及数量;数量累计达50片,则通知废弃物排出者于限定时间内,自行或由项目办公室委托具废弃物代码为“D-2528设备使用后废弃之太阳能光电板”运送至指定暂存点或处理(模厂)企业。

(首图来源:Flickr/Mountain/ \Ash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