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医学突破性成果,全球首创CRISPR-AI双向基因调控系统

软骨再生、组织修复即将实现于现代医学治疗中!清大、中国医药大学、长庚等三校跨校研究团队开发出新型双向基因调控系统CRISPR-AI,可双向调控基因表现,同时活化或抑制基因,克服以往只能单向调控,进而促使骨组织再生,将对再生医学、免疫疗法都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此团队由清华大学化工系胡育诚讲座教授、中国医药大学林进裕助理教授,及长庚医院骨科张毓翰医师组成。目前全世界尚未有同时活化及抑制多种基因以促进组织再生的案例,而胡育诚与其团队开发CRISPR-AI,能精准双向调控基因表现,成为全球首例。

过去在调控基因时只能往单方向进行操控,但干细胞内的基因表现不受控,因此无法分化成适当的细胞,例如调控基因往硬骨方向分化,却同时增加脂肪分化,造成修复效果不佳。而如何精准调控基因表现,让活化与抑制可同时发生,便成了促进组织再生及调节身体功能的重要关键。

CRISPR-AI中的AI,A代表活化Activation,I则是抑制Inhibition。为了让基因同时表现出这两种路径,研究团队以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为基础,使用突变后的蛋白,并设计两种不同的RNA骨架。其中第一种RNA骨架与突变蛋白可与促进基因表现的转录因素结合,并标定干细胞中促进软骨细胞分化的基因,而第二种则能够与转录抑制因素(用于抑制基因表现)结合,能标定促进脂肪分化的基因。

实验结果指出,与原来干细胞相比,CRISPR-AI的技术在活化上的表现增加17倍,同时抑制表现达70%,能促进干细胞往软骨分化,并且抑制细胞往脂肪分化,因此大幅提升干细胞分化成软骨细胞的效率。

研究团队也将此细胞送入头盖骨组织缺陷,可以先形成软骨再分化成硬骨,大幅提升头盖骨的修复效率。此研究已于2019年发布在顶尖国际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

胡育诚指出,除了可以增加头盖骨的修复效率,未来也可以通过细胞培养,与生物性3D打印结合,生成软骨关节等组织,这些人体组织自我修复能力不佳,若是膝关节软骨受损,便会进一步造成退化性关节炎及病人疼痛。间叶干细胞可分化成软骨、硬骨或脂肪等不同细胞,是用于细胞治疗,修复组织的重要细胞来源。

此外CRISPR-AI双向基因调控系统可以同时精准调控多种基因的表现,引导干细胞分化成特定细胞,未来也可以用于干细胞研究,并且用于修复关节软骨,治疗退化性关节炎,或修复其他组织。

目前癌症治疗的新趋势为应用免疫细胞进行免疫疗法,CRISPR-AI系统也具潜力用于改造免疫细胞,增加免疫细胞毒杀癌细胞能力。胡育诚教授正执行科技部台俄合作计划与俄罗斯团队进行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