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渡大学科学家发现,将塑胶简单微波之后,就可以制造出电池关键原料,这项研究一方面有助解决塑胶造成的白色污染问题,也可以降低电池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在五花八门的塑胶种类中,拥有耐撞、韧性佳、耐水耐油、容易生产与质量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是相当常见的塑胶,但凡矿泉水瓶、聚酯透明膜、塑胶餐具等都是,不过也因为用量大到可说是滥用,若回收习惯不佳,有时在海边、山边也会看到它们。
那么要如何进一步提高塑胶的回收价值,让人们有动力回收与再利用塑胶呢?
普渡大学研究团队认为,或许可以把PET转换成另一种大有用处的材料:苯二甲酸二钠(Disodium Terephthalate),这种有机分子具备优良的电化学性能,是锂离子电池与钠离子电池的潜在阳极材料之一。
(Source:普渡大学)
团队采用的“转化”方法也非常简单,首先把PET塑胶变薄,之后再把一片片的PET微波处理两分钟,塑胶片就会转化成苯二甲酸二钠了,且长得也满好看的。随后科学家再利用X射线衍射仪与光谱成像来检测纯度,普渡大学化学工程教授Vilas Pol表示,微波过程十分快速,先前科学家就非常关注微波在有机反应领域的应用,而团队也在一般的家用微波炉中,短短120秒内将塑胶摇身一变成电池原料。
不过目前团队还没有把新材料实际用在锂阳极或是钠离子电池阳极中,但若该研究成功,不仅可以为矿泉水瓶回收应用开辟新的道路,还有助电池研究一臂之力。
目前研究已经发布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