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来地球流失多少冰盖?新旧卫星数据对比见真章

这16年来,在协调全球气候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极地冰盖消退了多少?基于NASA两颗激光卫星的测量,过去16年南极洲与格陵兰岛冰盖的损失量远远超过积雪,导致自2003年以来海平面上升了约14毫米。

传统上,科学家对冰盖质量变化的研究依赖于各种空拍和卫星任务之综合结果,不过这些测量通常只展现短时间内的快照。而在华盛顿大学团队领导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将NASA于2003年发射的ICESat卫星与2018年发射的ICESat-2卫星数据进行比较,前者收集了2003~2009年间的观测数据,将之与后者的新数据对比之后,团队就能估算出10年以上的冰盖质量变化。

研究人员发现从2003年到2019年,格陵兰岛的冰盖平均每年损失200Gt,南极洲每年则损失约118Gt(做个比较,每1Gt的冰可填满约40万个奥林匹克游泳池),在目前冰盖融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中,便有三分之二都来自格陵兰岛。

同时,研究人员可以对比冰川与冰棚变化的细节,比如格陵兰岛沿海冰川每年退缩4~6米;而南极洲降雪增加似乎导致冰盖变厚,但冰盖边缘也在融化其中,比如南极洲西部冰盖边缘有许多冰棚正在迅速变薄,减少了对冰盖的支撑力,导致冰盖往海洋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

ICESat-2卫星可以更精确分析陡峭的冰盖边缘有多少冰流失,有助于科学家更理解极地地理变化趋势、融化的冰棚与冰川之间的平衡。新论文发布在《科学》(Science)期刊。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