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碳排放量异常,诞生理论备受质疑

一个隶属日本多主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月球内埋有碳排放的证据。小组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发布的论文,描述了他们对辉夜姬号(KAGUYA)月球轨道探测器的碳数据研究。

月球发射碳离子的想象图。

1960~1970年代的载人月球任务带回月球岩石样本之后,科学家开始提出一种理论解释月球如何形成。近年来,这种理论取得成果,因为人们接受月球是由一颗较大的天体和地球碰撞时产生的物质形成的。

理论的部分依据是来自月球岩石的数据,由于巨大撞击产生的热量,使挥发性碳从月球表面蒸发。但现在,月球表面似乎还埋着古老的碳,这意味着月球诞生理论可能需要做些改变。

研究来自KAGUYA一年半观测的碳排放数据发现,月球排放的碳数量比人们想象还要多,也远比把添加加的碳算进来能解释的要多(比如来自太阳风或与微流星体的碰撞)。他们还发现,月球某些地区排放的碳比其他地区要多,如玄武岩平原排放的碳比高地多。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平原的地表物质比高地新,因此蒸发时间更短。

研究人员认为,月球地表下含有大量古老的碳,很可能是月球形成后就存在了,而且如何在早期非常炎热的月球保存下来仍然是个谜。研究人员还指出,他们的方法可应用于太阳系其他天体的研究,例如关于水星和火卫一的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