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科学家统计,全球平均温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然而气候危机来得比科学界原先预期的快!根据外媒《The Gardian》的报道,近期的科学研究显示,能威胁人类生存的极端高温已经发生了;此外,“潮湿”的气候干旱更致命。
极端气候已经发生,比科学家预期得早
过去,科学家通过研究大范围地区的平均温度、湿度来探讨气候趋势;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研究7,877个特定小区域,抓出更精细、地区化的气候趋势。根据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的资料,从1979到2017年,致命高温与湿度的发生次数增长了两倍,强度也增强。例如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区域,这些致命天气就发生了数十次;而波斯湾沿岸是极端天气最严重的区域,有14次超过人类的生存极限。
科学界对此感到惊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Colin Raymond表示,科学界原先预期,极端天气在数十年后才会发生,但没料到现在就已经来了;此外,Raymond警告,极端天气的次数会再增长,影响的区域也会扩大。
而且“潮湿”让高温更致命。
潮湿影响排汗散热,比干燥更致命
在高温环境下,人类会通过排汗来降温,而汗水降温的原理是“蒸发”带走热量。在干燥气候中,汗水可以顺利的蒸发,但潮湿会抑制和水蒸发的速度,造成体温累计。
为了将湿度的效应列入考量,科学家发展“湿球温度”的计量指标。对一个健康的人来说,湿球摄氏温度32度是户外活动的极限,而湿球摄氏温度35度则是“理论上”的生存极限。根据科学家统计,沙特阿拉伯、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都发生过超过湿球摄氏温度35度的温度。
科学界认为,这种极端天气在印度、巴基斯坦、澳洲东北部、红海沿海地带、墨西哥湾地区的发生频率将会增加。
极端气候可能会拉大贫富差距。在经济较为富裕的国家,可以使用冷气降低极端高温的影响,维持工作人口的生产力;但贫穷国家就难以负担冷气与能源费用。
极端气候已是确定的趋势,目前人类能做的是降低它发生的频率与强度。此外,除了干旱,潮湿也是人类需要注意的极端气候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