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急转弯称潜伏期传播常见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周一(9日)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期间传播的案例非常罕见,引起不少争议,而在周二(9日)的记者会中随即改变说辞,指有40%的肺炎是由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期间传播,但目前未有任何方法阻截此类传播,只能呼吁大众戴上口罩,以减少传播的可能性。

世卫疫情研究专家Maria van Kerkhove在周一(8日)的报告中指,潜伏期传播非常罕见,但随即引起争议,甚至她在周二记者会解释,是因为目前的数据不足,虽然已知患者可在潜伏期期间传播病毒,但需要更好地了解该人群中是否所有患者都在没有任何症状下传播病毒,故使用了“非常罕见”一词,造成误解。

她在周二的记者会上指出,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初次出现症状时最具传染性,但即使感染者在初期未有任何病症,仍可感染其他人。在众多案例中,有40%是在潜伏期期间传播,而她指,戴上口罩可减少新冠肺炎传播的可能性。

她也引用了一些国家的关注报告,其中关注了潜伏期病例及其接触者,但没有发现二次传播的证据。故她认为,各国应重点关注已出现初期症状的病例,并指,只要实际跟踪所有有病症的感染者及接触者并进行隔离,已可大大减少传播。

不过,她的言论仍然引起其他学者批评。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全球卫生实践与影响中心理事Mark Dybul指,整体数据完全反映潜伏期传播的可能性,而近5个月更是有越来越多证据证明此推断,故不接受Kerkhove的说辞。

而澳洲国立大学(ANU)医学院临床医学教授Peter Collignon也指,无症状感染者乃是目前犹为重要的传播源,若希望将病毒传播水平降低,首要是控制潜伏期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