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厌倦每天朝九晚五的通勤生活,将希望寄托于找到可在家工作的机会,让自己有能兼顾职业与个人生活的机会。这次全球大流行疫情让许多人初次体验在家工作的生活,结果却发现,不是所有人都享受在家工作,甚至感到更大压力。
美国因疫情严重,在家工作更普及,许多高科技业已宣布在家工作将成为永久选项。不只高科技业如此,据了解,美国佛州一家台湾吊扇生产商,目前都还延续在家工作制度。经过这次疫情,许多专家认为雇主可能会发现在家工作不是坏事,因此目前的工作状况有望成为工作文化的分水岭。
但日经新闻(Nikkei Asian Review)据调查发现,在家工作让工作本身和个人生活的界限更模糊,人们反而感受到更大压力,引发后疫情时代工作前景的重要问题。美国医疗保健公司信诺(Cigna)最近进行的调查涵盖泰国、新加坡、香港、中国、西班牙、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超过1万名受访者。调查发现,实施远程办公期间,新加坡、泰国和香港员工的焦虑症程度都有增加。
4月新加坡有63%受访者表示工作压力,但疫情大流行前的1月,只有58%表示有工作压力。泰国有52%感到压力很大,高于1月的48%,香港也呈现增加结果。新加坡、香港和泰国超过70%受访者表示有永远线上的工作文化,且4月的调查结果都比1月疫情暴发前更严重。中国是例外,调查期间中国与工作相关的压力水准徘徊在58%,但报告认为中国第一季调查期间就已实施封城行动,因此无法反映在家工作前后的真正影响。
美国企业管理软件公司Qualtrics针对美国超过1千名在疫情期间初次尝试远程工作的人调查也发现,52%表示在家工作感到更焦虑,没有感觉焦虑的只有18%。在家工作没有想象梦幻,主要原因是在家工作还要兼顾家事。
至于要如何应对工作新常态的双重压力,Business Insdier访问Google生产力专家Laura Mae Martin,她建议所有在家上班的员工可规划工作进程表,她将这个进程表取名为“与我自己1小时的合约”。譬如她的工作表列出孩子午睡的这段时间要做哪些事,目的是掌握一天中最有生产力的时间是何时,并试着在那段时间完成待办事项。
最重要的是,不能对自己太严格,她强调“必须对自己宽容点,如果待办事项有十件事,最后只完成六件事,必须告诉自己在这个特殊时刻,没有达到最高生产率是可接受的。”尽量正面思考,她认为,“如果可以从忙碌的生活找到一点时间离开高科技设备,与孩子玩耍,长期来看,对专注力、生产力、心理健康都会有正面帮助。”
(首图来源:Flickr/Michael CoghlanCC BY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