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世界的丰富程度超乎我们想象,因为深度的不同,海洋被区分为不同的分层,除了我们平常浮潜可及的光合作用区,更深层的还有位于海平面下200-1000米处的“暮光区”(Twilight Zone)、以及1000米以下的半深海区、超深渊区等,每个分层都有不同的面貌。
美国加州科学院(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鱼类馆长Luiz Rocha和他的团队,在菲律宾沿海深度达200-400米处的海洋暮光区进行研究,通过特殊的潜水设备与技术,窥探这个鲜为人知的海洋暮光区生态世界。
深入海底“暮光区”,生物习性大不同
海洋暮光区作为“光合作用区”以及“半深海区”中间过度的交界区域,这段的海洋区仅能透出一丝丝的微光。由于光线难以穿透这一分层,因此这一区开始能看到冷光生物闪烁的光线,以及许多微小的粒子漩涡穿过黑暗区域。学界认为这个区域蕴藏着许多微生物、浮游生物、以及一些深海鱼类,例如厉害的掠食者鳗狼鱼(Wolf Eel)、大青鲨(Blue Shark)都会在这个分层出现。
Rocha与他的团队把在暮光区的研究成果与样本带回加州的实验室进行分析,他们不仅在该区域发现了巨大的巨牙鲨牙齿,也发现,在暮光区与光合作用区的珊瑚,在外观与生活习性上大有不同,在光合作用区的珊瑚通常会与藻类共生,进行光合作用提供养分,不过在光线甚少的暮光区中,此区的珊瑚则是通过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来获取能量。
发现非洲深海新鱼种,取名“瓦甘达”致敬漫威
Rocha与团队在欣赏深海暮光区中色彩缤纷的丰富鱼种时,他们更在非洲桑吉巴海岸发现一种颜色鲜艳的淡紫色鱼种,经过确认是一种新的鹦鹉鱼品种。由于Rocha刚好是漫威漫画的粉丝,于是将这个新鱼种以漫威电影《黑豹》中所虚构的国家“瓦甘达”(Wakanda)命名,将它命名为瓦甘达鹦鹉鱼(Cirrhilabrus wak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