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中心红光异常往地球方向移动

所谓观人易识己难,和其他遥远星系相比,我们自己银河系的中心可能还比较神秘。一篇新研究规整了长达20年的观测数据,弄清楚银河系中心究竟充斥多少能量,也许有一天能关注出所有辐射的源头。

很多时候,银河系才是最神秘星系之一,虽然是我们的家,但望向银河系中心的路上却有一大堆尘埃云遮挡视线。幸运的是,科学家最近利用Wisconsin H-Alpha Mapper望远镜(WHAM),偶然发现一条能更了解银河系中心能量的捷径。

几年前,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天文学教授Bob Benjamin检查了WHAM望远镜收集长达20年有关银河系氢气的信息,知道被电离的气体在望远镜眼中呈现红色,然而Bob Benjamin发现了异常:在银河系中心下方尘埃云突出的气泡中,这些红光气体正对着地球方向移动。

本来,这些气体应该不可能朝地球方向前进,因为银河系自转无法产生这种现象,也就是说,那里一定有值得探讨的能量分布。

团队于是将WHAM望远镜对准气泡观察,收集当地电离氮、氧和氢的信息,并构建星系气体模型来解释气泡内的中性或非电离气体。结合WHAM望远镜原始数据与模型后,天文学家能估算出电离气体的三维范围、位置与组成。

而结果表明,有大量电离气体渗透到银河系中心,至少有48%氢气被未知来源电离,以前从未见过。

总体而言,银河系中心依照排放谱线定义属于低电离星系核(low-ionization nuclear emission-line region,LINER),这术语很笼统,虽然中心辐射比那些积极形成新恒星的星系还要高,但比活跃星系核还要低,银河系似乎遵循着金发姑娘原则(Goldilocks principle),吃不多但也吃不少。

研究人员接下来需要找出银河系中心的能量来源,研究这些扩展的电离气体以了解更多银河系中心当前与过去的环境变化。新论文发布在《科学前沿》(Science Advances)期刊。

(首图来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