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供应链绿化与欧盟拟征碳税,再生能源重要性大增

虽然说目前台湾风力发电比例微乎其微,但随着大型离岸风场纷纷并网,发电占比逐年提高,届时就要注意电力调度与电网稳定性,对此“离岸风电对台湾供电安全关键技术研讨会”今(22)日登场,邀请海内外产学研一同探讨供电稳定。

经济部次长曾文生出席表示,最近欧盟讨论碳关税政策议题,若将于2023年实施,未来会对台湾产业产生很大的冲击。再生能源发展已是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不只是单纯的能源,还必需要有足够的绿电供应给厂商,这将会是台湾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考量。

欧洲联盟已提出制定碳关税提案,拟对来自高排碳、能源密集国家的进口产品课征“碳边境税”(carbon border tax),借此保护欧洲企业免于受到不公平的竞争。

而昨日苹果也发布新闻稿指出,计划要在2030年在业务、供应链与产品实现100%碳中和,也会致力研发低碳产品、提高能效并在企业本身与供应链推进再生能源应用。

不管是苹果的新愿景还是欧盟正在讨论的碳关税,在在显示再生能源发展重要性,只是发展绿色能源也会面临许多挑战,工研院院长刘文雄指出,再生能源存有间歇性问题,发展过程也需要创建产业连接,加速与国际接轨速度,再让关键技术国产自主,这样才有办法实现台湾永续能源发展,所幸台湾并非第一个遇见这个问题的国家,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经验。

刘文雄指出,绿色能源发展是一个长期、全民共识的发展方向,产学政府配合才能一同研拟前行方向,通过国际研讨会也可以在技术挑战方面找出因应方案,并培育下一代人才,同时也能经过研讨会沟通争议事项,形成全民的共识。

离岸风电占比增,稳定用电成重点

提到再生能源发展,就不可不提位居要角的离岸风电,除了先前容量达128MW的海洋风电,年底台电的109 MW风场也会并网,明年又会有更多的风场上场,气象、发电量与用电量预测都是维持电网韧性的关键。

达德能源电力部门总监张嘉文指出,所谓韧性就是电力系统遭遇重大事故或破坏时,还必需要能预测、解读、适应,并快速地恢复运行之功能。不少欧洲政府已制定风力发电设备标准、并网法规与设备规则等,要求风电厂商必须提供不同等级之辅助服务、对并网冲击等纳入工作项目,事先做好风险评估、预防与管理,强化电网韧性,共同维持供电稳定。

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前首席执行官Steve John Holliday表示,为了克服离岸风电的供电间歇性问题,英国创建完整的电力辅助服务机制,包括,快速型需量反应、大型储能系统和水力机组等备用电源,从需求面管理用电,并将过剩电力存储起来,搭配多样供电,让每度电都能妥善运用,维持供电稳定。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