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刚上市,很多浙江、安徽、福建的茶商又来到贵州收购茶青(成品茶的原料)了,这些茶青深加工后将成为各地“名茶”,而处于产业链低端的贵州茶农,只能收获微薄的利润。尽管去年贵州茶叶种植面积超过600万亩,跃居全国首位,但贵州茶产业依然相对落后。经过多年发展,贵州这个“茶叶大省”离“茶业大省”还有多远?
去年以来,贵州从省到市州都行动起来,努力实现从茶叶大省到茶业大省的转变。省委编制了“贵州茶产业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从提高贵州茶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单位面积产值、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等方面都拿出了具体可行的目标和措施。
黔南州则出台了加快推进茶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规定新建茶园一律按照有机茶标准建设,州政府每年拿出两亿元以上用于支持茶产业发展。各县市都将围绕“都匀毛尖”这个品牌建设基地、开展生产、加工和销售,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统一使用“都匀毛尖”品牌。(吕慎 柳路)来源: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