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随着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系统崛起而逐渐攀高,与2019年相比,现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量已提高4倍,料想产能未来还会持续扩大,就有研究指出,十年后电池产能将达到1.3 TWh,超过十亿度电。
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分析50家的供应商未来预期,计算出2030年会有119座电池制造基地,其中亚太区依然会是锂离子电池生产重地,目前亚太的电池产占全球80%,未来10年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伍德麦肯兹分析师Mitalee Gupta表示,2030年中国锂电池的产能将会从现在的345GWh,翻倍增长到超过800 GWh,这不仅是因为中国当地厂商扩大供量,自从韩国电动汽车电池企业LG Chem、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等在2019底获得中国补贴资格后,也一直在增加新的生产线。
中国新能源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EV)、插电式混动汽车(PHEV)跟氢燃料车(FVC),而中国近年开始限缩对国产车的补助,同时也放宽外资限制,特斯拉、奔驰与丰田等外国新能源车也纳入补助名单,而韩国LG Chem和SK Innovation也被列入电动汽车电池的补助名单中。
目前正努力降低对进口电池依赖的欧洲,未来电池产能也不可小觑。伍德麦肯兹指出,特斯拉前主管创办的瑞典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前景佳,除了会在瑞典和德国打造大型工厂,在波兰也会有一定产能;而由法国石油供应商道达尔(Total)旗下电池制造商Saft与标致雪铁龙集团PSA的油车厂合作“Automotive Cell Company”(ACC)也是欧洲电池重要一员。
分析师表示,目前欧洲的电池产能约在7%,为来则有机会增加到25%。除了欧洲自身厂商因应需求扩大供应,亚洲厂商也会赴欧设厂,像是中国的宁德时代(CATL)就宣布在德国爱尔福特创建超级工厂,LG Chem与三星SDI也打算在波兰跟匈牙利设厂。
若以现在的资料来推断,北美市场变化不大,制造产能跟现在差不多,主要核心还是特斯拉在内华达州的超级电厂。不过面对日新月异的电池技术,未来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还不好说,伍德麦肯兹则认为,主要还是镍锰钴三元材料(NMC)电池,其次则是磷酸铁锂(LFP)电池。
(首图来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