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预期自2020年起飞的5G基站建设计划,受到疫情影响,目前评估大概递延半年左右。另外,由于成本较低的华为5G基站设备遭到部分欧美国家祭出限制措施,电信商正积极评估以传统基站设备,搭配开放式虚拟化无线访问网络(Open Virtualized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Open RAN)解决方案,以平衡成本结构。
成本考量,欧洲电信基站设备曾由华为主导
原本欧洲电信基站设备市场系由华为主导,其市场占有率还高于欧洲本土设备商──瑞典的爱立信(Ericsson)、芬兰的诺基亚(Nokia),主要是成本考量。因为华为设备主打高性价比与即时当地服务。
另一方面,尽管后来美中贸易战升温演变为美中角力战、甚至于美中新冷战局面,各国政府依然举棋不定,迟迟拿不定主意是否排除华为电信设备的原因,在于之前4G基站已经使用了太多华为设备,若将Ericsson或Nokia的5G设备又套用在华为设备上,技术集成将非常复杂、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成本很高。
不论是华为、Ericsson、Nokia,其电信基站设备的网络系统架构,都是自行设计,不同供应商的设备要集成在一起,有其难度。加上原本4G基站设备投资金额就相当高,如果5G又更换设备供应商,设备投资成本势必进一步拉高。
美中角力/ 去中国化,多国限制采用华为5G设备
然而,随着美中角力越演越烈,加上疫情一直无法有效控制、国际局势混乱,部分欧洲国家对于5G基站设备投资的考量,近来有跳脱成本限制的趋势。
一方面是美中角力在国际上发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去中国化正悄悄影响各国政策,另一方面,这也是各国政府基于长远考量,为未来的6G时代预做准备。
因为每一次移动通信时代更换可能都会面临设备系统集成问题,如果5G没有挡住华为,日后要在6G设备排除华为的难度,可能会更高。
除了“五眼情报联盟”(Five Eyes)所有成员国,包括美、英、加、澳和新西兰实务上已将中国企业排除在5G网络建设之外,包括印度、捷克、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瑞典、以色列、希腊等国家,也都已陆续根据不同法规,在某种程度上禁止或限制、排除华为参与该国5G网络建设。日本则不仅与美国同调,日厂NEC、富士通更已成为华为5G设备最新竞争对手。
成本考量,美、日、德、英支持Open RAN开放架构
早期整个移动网络构建,大型基地设备商都是采用封闭设备,如今为了控制5G基站建设成本,开放架构已经成为电信运营商的新选项。
而开放架构的诉求,就是让部分产品开放其他企业进入、共同参与基站建设。例如日本乐天在取得5G频段后,已经采用NEC设备加上开放架构去做整体移动网络规划。
欧洲英国vodafone也开始考虑开放架构的部分,据了解,基本上可能会将开放架构用在乡村地区,因为对于城市来说可能本来就有实体5G基站构建,但乡村地区的构建成本和维护成本有限,因此提高了采用开放架构意愿。
另外,德国电信在柏林也有特别针对开放架构解决方案做认证跟兼容解决方案。美国Dish也宣布要采用开放架构5G网络。AT&T、Verizon针对开放架构也都有相关布局。
开放架构风生水起,台厂智邦、中磊、启碁打头阵
对于台湾网通厂商来说,各国电信大厂及电信设备商着手布局并规划采用开放架构Open RAN,很明显是一个新的大好机会,而且随着5G网络建设逐渐上路,预计这个商机爆发点,很有机会落在2021年到2023年。
目前台湾又以智邦、中磊、启碁布局脚步最快。其中,智邦因为看好Open RAN白牌设备未来需求,近年已将电信业务作为最新阶段业务重点之一,并已打入美国电信大厂AT&T网络架构供应链。
中磊在Open RAN领域业务推广也相当积极,除了已经与日本乐天电信展开合作,供应虚拟小型基站等产品,并且也跟印度电信合作发布了虚拟小型基站等新产品。
启碁原本就与电信设备大厂爱立信有长期业务合作,并已加入由AT&T、Verizon、KDDI等多家国际电信企业共同发起的O-RAN联盟,积极抢攻5G开放架构设备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