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本周指出,研究显示,拍照时在未经用户认知下激活美图功能将有碍用户的心理健康,因而决定变更Android版相机程序的默认值,于默认中关闭美图功能,同时也会采用更中性的文本来形容相关功能,例如把“美化”(Beautification)改成“脸部润饰”(Face retouching)。
根据Google的统计,在Android设备上所拍摄的照片,有超过70%是由前方相机所拍摄(自拍),而且在Google Photos上所拍摄的照片,有超过240亿张标志为自拍照,透露出自拍的热潮,且在过去这几年,有许多人都喜欢在自己的照片加上滤镜,但有时候用户并不知道拍照时默认就打开了滤镜。
这些默认打开的滤镜通常是用来美化自己的,而Google所执行的多项研究,再加上与儿童及心理咨商专家的讨论,显示出当人们不知道摄影机或照相程序打开滤镜时,可能会对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
举例来说,研究显示有80%的家长担心滤镜所造成的后遗症,而且有2/3的青少年曾经因为加上滤镜的自拍照看起来不像自己而遭到同侪的霸凌;另一项研究则披露,程序自动激活的滤镜在改变人们的外观之际,等于是在悄悄告诉使用者“应该如何治理自己的外表”。
而美化过的自拍照对人们造成负面影响的原因之一为,若人们不知道相机或程序在默认即激活了滤镜,那么当人们看到未经修饰的自己时,即会带来困扰。
上述原因令Google决定出手关闭Pixel 4a、Pixel 4a 5G及Pixel 5中内置相机程序的美化默认值,此外,之后Google也会变更相关设置所使用的文本,例如弃用美化、增强或修饰等字眼,因为这些字眼等于是暗示用户实际增至起来不够好,并改成较为中性的脸部润饰。
此外,当用户激活脸部润饰功能时,也会描述该功能所作的改变,包括调整皮肤状态、黑眼圈及眼神等,以让用户明确知道滤镜所带来的效果。
另一项由美国脸部整形外科学会所做的调查则佐证了Google的研究,因为去年该学会有72%的成员宣称患者希望整容的原因是为了改善自拍照的效果,比2018年增加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