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一颗奇妙的星球,和地球大小差不多,每3.14天绕主恒星一圈,这数字会让人想起什么?
通用数学常数π。
2017年NASA克卜勒太空望远镜K2任务收集的数据发现π行星的信号。经过今年SPECULOOS地面望远镜网络确认,研究小组证实这是一颗行星绕恒星运行的信号,且发现这颗行星似乎以每3.14天、π周期规律绕着主恒星旋转。
研究人员估计,编号为K2-315b的π行星半径约为地球半径0.95,大小与地球差不多,每3.14天绕行大小约太阳五分之一、温度较低的低质量恒星,速度高达每秒81公里。因绕行轨道距离恒星很近,表面温度高达约华氏350度,所以尽管尚不能确定质量,但π行星应不适合居住。
SPECULOOS是“The Search for habitable Planets EClipsing ULtra-cOOl Stars”缩写,以智利阿塔卡马沙漠中四个1米望远镜组成的网络,可扫描整个南半球天空,最近增加了第五台位于北半球的Artemis望远镜。
SPECULOOS望远镜网络目标是搜索和地球差不多大小、绕行冷矮恒星的行星,因为少了大恒星产生的眩光,小而昏暗的恒星让天文学家有更多机会发现绕行它的行星。这些超冷矮星传播整个天空,SPECULOOS可逐一查看这些超冷矮恒星,寻找遮掩现象或恒星光周期性下降的信号,代表行星可能在恒星前方穿越并短暂屏蔽光芒。当系外行星凌掠过较冷的红矮星时,提供下一代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研究系外类地行星大气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