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购买生产设备租赁力积电,凸显联发科运营与芯片代工市场状态

2020年前3季缴出亮丽成绩单的IC设计大厂联发科,因为预期当前芯片代工产能吃紧,恐冲击本身产品生产出货的情况下,日前公告向国际半导体设备大厂采购一批芯片制造设备,将将其设备采购来的相关设备,租赁给力晶集团旗下的力积电来进行生产代工。而联发科的举动除了象征公司在接下来的运营依旧持续看好之外,也显示芯片代工产能供不应求的情况将持续。

根据联发科日前的公告显示,经由董事会通过,将斥资新台币16.2亿元向包括科林研发、佳能株式会社以及东京威力科创等半导体设备厂购买设备。而该批联发科采购来的半导体设备,则是将租赁给力晶集团旗下的力积电。显示在当前芯片代工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联发科也担心本身产品的生产与出货状况受到影响,所以以采购设备再租赁给芯片代工厂来代为生产。业界人士坦承,这样的情况在过去而言的确并不常见,这也显示联发科对于接下来的运营持续保持乐观,也让芯片代工产能欠缺的情况更加清楚显现。

在联发科本身的运营来看,在30日召开的法人说明会上公布2020年第3季财报,营收金额为新台币972.75亿元,较第2季增长43.9%,较2019年同期也增长44.7%,创下历史单季新高记录。毛利率44.2%,较第2季增加0.7个百分点,较2019年同期增加2.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为146.28亿元,较第2季增长97.3%,较2019年同期增加108.1%,同创单季历史新高。净利1,33.67亿元,较第2季增长82.8%,较2019年同期增长93.7%,也是单季历史新高,每股EPS来到8.42元。

另外,首席执行官蔡力行也指出,2020年第4季将继续强劲增长的第3季,预期将是另一个有显著年增长的季度。以美元对台币汇率1比28.8的基准计算,2020年第4季营收预估在895亿至973亿之间,与第3季相较,约为持平到下降8%。与2019年同期相较,增加38%到50%。若排除汇率及奕力的影响,与前一季相比,2020年第4季营收预估将是增加5%到下降3%,代表即使在2020年第3季的历史新高季营收后,第4季的营收动能仍比传统季节性来得强。另外,营业毛利率预估为43.5%±1.5%,而含员工分红之营业费用率预估为29%±2%。所以,就预期表现来看,联发科第4季运营仍有亮丽表现。

至于,在当前芯片代估产能欠缺的情况,先前工研院在年度产业研讨会上就预期,受益5G手机、高性能计算、IoT与车用产品的需求长带动,将使得2020年台湾IC制造产业产值规模估新台币1.81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23.2%。其中,芯片代工产业产值估增长24.4%,达1.63万亿元。另外,芯片代工龙头台积电在日前说明会上,总裁魏哲家也指出,在新冠肺炎疫情带动数字转型加速来临的情况下,对于产业及公司的运营预期再度上调,预期也将带动整体半导体产业的景气变化。

魏哲家当时强调,2020年不含内存的半导体产业产值预计将增长4%~6%,芯片代工产值则是预估增长近20%,相较上一季预估2020年不含内存的半导体产业增长,将较前一年有持平到小幅增长的表现,而芯片代工产业则将较前一年增长14%~19%,显示本次预估值小幅增长。另外,台积电因为在先进制程技术维持产业领先地位,加上5G手机、高效运算需求动能强劲的情况下,客户纷纷看好相关终端应用的前景,使得先进制程需求预估2020年以美元计价的营收金额将较前一年增长30%。这数字相较之前预估2020年营收以美元计价将有20%增长,有不小调升。

至于,另一家代工大厂联电也表示,当前8英寸产能供不应求,而且也确认目前订单已经满到2021年。而为了因应这样的情况,联电也在8英寸增加需求的部分,预计2020年将会有所上调,其他部分则还有没有动作。至于,2021年方面则8英寸价格已经有所调整,12英寸的价格则保持稳定的状态。而在产能的部分,联电包括在12英寸厂的部分产能将持续扩展,而28纳米、22纳米制程的产能包括在台湾及中国厦门两地也将明显提升。包括2020年中厦门会增加6,000片产能、台湾则是加速40纳米转换28纳米的速度,也同时会增加机台数量,而增加机台的数量多少则是评估其中,而这些状况都显示当前芯片代工产能热门的情况。

(首图来源:科技新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