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叫车需求,Uber Q3仍亏11亿美元、盘后股价摔

全球共享叫车平台龙头Uber 5日美股盘后公布2020年第三季财报,COVID-19(俗称新冠肺炎)疫情带动下,外送服务业绩强劲,订单量再度超越核心叫车业务。尽管如此,Uber仍难逃巨额亏损局面,导致当天盘后股价一度大跌4%。

据Uber最新财报,2020年第三季营收年减18%至31.3亿美元,略低于Refinitiv调查预估的32亿美元;归属于母公司业主净损10.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净损11.6亿美元收窄,部分原因是Uber今年大幅削减成本,疫情期间已裁掉全球约四分之一员工。

(Source:Uber)

总预订量(Gross Bookings)年减10%至147亿美元,包含Uber最重要乘车业务的“行动”(Mobility)总预订量锐减53%至59.1亿美元,跌幅较第二季的75%改善;“外送”(Delivery)总预订量激增135%,达85.5亿美元,但仍无法弥补叫车需求疲弱造成的亏损。

疫情暴发前,叫车业务贡献的营收通常占Uber总营收三分之二。今年4月疫情高峰期,Uber叫车订单量较去年同期锐减约80%。

经调整后的税前息前折旧摊提前亏损(EBITDA)为6.2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5.85亿美元增加7%,符合FactSet调查分析师预期的6亿美元。

今年2月,Uber首席执行官Dara Khosrowshahi表示,调整后的EBITDA预计从2020年第四季开始转盈。但受疫情因素影响,他已将这项目标延后到2021年底。

Uber重申,调整后的EBITDA有望2021年底前转盈。

今年5月,加州检察长向旧金山高等法院提起诉讼,指控Uber和Lyft违反1月生效的劳工法案《Assembly Bill 5》(AB5),要求Uber和Lyft必须将司机归为员工,赋给员工福利待遇,例如保障最低薪资和失业保险等。

8月10日,旧金山高等法院核发暂时禁制令,裁定Uber和Lyft声称司机为独立承承包商的做法违反AB5,并命令Uber和Lyft必须在10天内遵守AB5法案的规定。两家公司要求下,法院同意将最后期限延长至11月4日。

为此,Uber、Lyft及外送服务DoorDash、Instacart和Postmates等零工经济平台提供超过1.8亿美元政治献金,支持加州第22号提案(Proposition 22)公投,希望维持将司机、外送员定义为“独立承承包商”,而非“正式员工”。

根据美联社的计票结果,加州第22号提案开票率达73%时,共获得58.4%赞成、41.6%反对,使公投案有望获得通过,允许豁免零工经济平台向驾驶员提供员工福利。

Yahoo Finance报价显示,Uber股价5日正常盘上涨2.37%收41.96美元,盘后股价挫跌2.17%至40.94美元。今年截至11月5日收盘,Uber股价累计走扬41.09%,远优于美股大盘标普500指数同期间上涨8.66%。

2019年5月10日,Uber正式于纽约证交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上市(IPO)发行价为每股45美元。